8月以來,光伏項目招標市場風云突變,短短半個月時間,就有7個光伏項目宣布終止招標。從1GW光伏組件框采到2.2MW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涉及項目規模大小不一,分布范圍廣泛。這些項目的終止招標,猶如一記記重錘,敲響了光伏行業面臨挑戰的警鐘,也引發了市場對光伏產業未來發展的關注與思考。
大批光伏項目終止招標
8月15日,中碳航投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組件框架采購終止公告發布。公告顯示,該項目招標公告于2025年4月15日發布。招標方表示,在項目期間,由于國家新能源政策影響,終止本項目所有標段的招標工作。據悉,項目分為兩個標段,標段一為N型TOPCon光伏組件,預估采購總量為600MW,標段二為N型(BC/HJT)光伏組件,預估采購總量400MW。
然而,這只是光伏采購項目終止的冰山一角。
8月12日,四川森年新能源在重慶規劃的10.287MW屋頂光伏項目突然終止招標,該項目原計劃通過兩個10kV并網點接入電網。
8月12日,陜西興平市50MW分布式光伏項目也悄然終止,而招標方未透露任何原因。
8月11日,新疆和田縣5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EPC總承包)暫停招標公告發布。公告未提及具體終止原因,僅表示本項目招標活動中止,暫停招標。
8月11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發布了中核匯能太原郵件處理中心2.2MW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EPC總承包(二次)終止公告。公告顯示,本次項目終止的原因是采購需求發生變更。
8月7日,山西省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山西朔州600MW分布式光伏項目EPC總承包第二標段、第三標段招標終止公告。文件未披露終止具體原因,僅表示招標計劃有變。8月7日,甘肅經濟信息網發布敦煌市110MW光伏電站、150MW光伏電站及200MW風電場光伏電站電力交易合作開發服務項目(一標段)廢標公告,以上項目招標單位為敦煌市沙州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因一標段投標人不足三家,予以廢標。
在此前,永興縣整縣分布式光伏二期項目因郴電國際電網容量限制及政策調整而終止;中核匯能太原郵件處理中心的2.2兆瓦屋頂項目二次招標未果,采購需求發生變更;云南勐達光的149.1兆瓦組件采購因有效投標不足而流標;重慶北碚的120兆瓦組件采購項目也因建設條件變更而終止……詳見《超56GW!國能、大唐、國電投等央國企25個光伏項目終止招標》
多重因素影響
光伏項目遭放棄
2025年以來,光伏招標終止現象頻發,而終止原因令人深思。世紀新能源團隊經統計了解,目前光伏項目招標終止,源于政策調整、市場波動、項目條件變化及企業戰略調整等多重因素。
在政策層面,國家能源局電價新政徹底改變項目收益模型,中碳航投1GW集采就明確表明由于國家新能源政策影響,終止招標。而中國電建51GW 組件集采、國家能源集團南通戶用項目等均因收益不達標或需求變化終止,分布式項目如港能鎮雄 300MW 項目也因新政出臺前無法簽約而停止招標。
市場價格波動方面,組件價格跌破成本線引發連鎖反應,此前,國家電投安徽170MW 項目因中標價低于成本線被質疑質量風險,這種 “內卷式” 價格戰導致企業參與意愿下降,敦煌市110MW光伏電站因投標人不足三家廢標,而中碳航投1GW組件集采、國網浙江147.68MW采購等項目因 “采購任務取消” 終止,反映出市場對低價項目的謹慎態度。
項目條件變化上,土地規劃調整成主因,山西晉能控股萬榮項目因土地用途變更廢止,寧夏、山西集中清理逾期未建項目;并網風險也加劇了新疆和田項目等的暫停。
企業層面,資金鏈與戰略調整影響顯著,華潤電力3GW 集采因為受外部環境變化、項目建設進度等因素影響而延期,這些現象反映出行業在政策轉型、市場出清與合規收緊下的調整陣痛,未來具備技術與資金實力的企業更能適應變化。
光伏行業正經歷“市場化”陣痛
收益成最大變數
當前,光伏招標項目終止,折射出了光伏行業現狀,政策和市場雙重變動下,光伏項目的收益變得不確定,招標和中標的企業都持有審慎的態度。
其實,從行業整體來看,光伏市場化進程正在不斷加快。最新消息,國家能源局發布公開征求《分布式電源接入電力系統承載力評估導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對《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承載力評估導則》(DL/T 2041-2019)進行了修訂。文件修訂版對分布式電源紅、黃、綠區域劃分做了重大修訂,分布式承載力紅黃綠區域劃分不再以80%為硬性指標,這無疑是放寬了光伏的發展界限,更加有利于光伏項目的開發。
而對于收益的問題,自136號文發布后,各省也迅速做出了反映,8月15日,內蒙古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近日,內蒙古電力交易公司順利完成了136號文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首次結算工作,新能源整體結算均價0.316元/kWh,也為今后的電站收益模式提供了參考范例。
新能源電價市場化改革背景下,光伏企業正經歷從依賴固定電價到適應市場交易的轉型陣痛。當前,光伏行業正圍繞市場化核心,從電價形成、項目管理、競爭規范到消納應用等多方面全面發力,解決行業發展痛點,優化產業生態。
短期內,光伏招標在市場化交易下,電價受供需、時段、電網消納能力等多重因素影響,波動性增加,或許還會存在因種種原因而終止的情況,但長期來看,政策引導再加上“反內卷”的傳導,組件市場價格不斷向好,光伏行業的發展會更加健康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