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之下,又一長期高確定、高增長的賽道正在冉冉升起。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率隊到晉江儲能電站調研時表示,目前全國電化學儲能規模仍然偏小,“十四五”期間國家將大力支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章建華指出,針對制約晉江儲能發展的困難問題,國家能源局以及有關主管部門將認真總結經驗,研究出臺全國性的電化學儲能政策,扶持晉江儲能正式商業運營,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表示,正組織開展新型儲能“十四五”規劃研究,明確新型儲能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指導地方科學引導本地區新型儲能的發展。
另據同日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1》預計,“十四五”期間,電化學儲能累計規模有望實現57.4%的復合增長。
多地出臺強配政策 電化學儲能潛力最大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消納問題成為制約新能源裝機增長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裝機量不斷提升,新能源發電量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也不斷提高,但因其間歇性、波動性的特點,對電網的沖擊也日益加大。
2021年以來,全國多地發布新能源配置儲能政策,與去年幾乎無省份做出強制配置要求相比,今年多地出臺新能源強制加裝儲能政策,有望極大拉動電力系統儲能需求,為行業注入成長動力。
截至目前,包括海南、湖南、新疆、陜西、貴州、山東、青海、陜西、寧夏,明確提出新能源發電配置儲能比例的地區已達九個省份,儲能配置容量多以5%、10%為下限,時長多為2小時。
與此同時,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儲能成為各國轉換能源結構的關鍵所在。由于可再生能源如光伏和風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波動性,配備儲能可以確保電網的穩定性,同時可以增加發電時長,減少棄風棄光率。
需要指出的是,儲能可劃分為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電磁儲能。其中電化學儲能以鋰離子電池為主,較抽水儲能效率更高,對外部環境條件依賴更小,較電磁儲能技術相對更為成熟,成本更低,應用范圍也更廣,是發展潛力最大的儲能技術。
開源證券分析師劉強13日報告指出,未來1-3年可以看作是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即將高速增長的拐點之年。預計2021-2023年全球鋰電池儲能新增裝機將分別達42.58/77.32/104.50GWh,年均復合增速為56.65%。
安全事故倒逼行業規范化發展 鋰電池龍頭優勢凸顯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實現碳中和關鍵環節,儲能系統涉及電池、系統集成、熱管理等多個環節,電池質量、運行環境、管理系統等都有可能影響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因此儲能系統對企業技術和運營經驗要求較高。
就在上周,北京集美家居大紅門25MWh儲能電站起火,在消防救火過程中突然爆炸造成人員傷亡。該儲能項目是直流光伏-儲能-充電樁一體化電動汽車充電站,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技術,是用戶側且在城市中心最大規模的儲能電站。
中金公司劉俊團隊19日報告指出,由于儲能市場剛剛起步,行業參與者良莠不齊。此次事故倒逼行業加大規范性和系統性,同時凸顯出儲能系統集成對項目安全的重要性,也有助于促使儲能行業更加成熟發展。
華安證券陳曉團隊18日報告同樣認為,目前儲能行業仍然處于發展前期,總體來看,國家推進“新能源+儲能”的政策基調不變,此次事故有望加速儲能行業規范化和健康發展,不會影響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從產業鏈各環節受益程度來看,開源證券劉強認為,看好國內成熟電化學儲能供應鏈相關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其中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比亞迪、派能科技,PCS龍頭陽光電源、固德威等將受益全球電化學儲能行業的高速增長。
中金公司上述報告同樣指出,考慮到系統集成的技術門檻更高、實現難度更大,具有系統集成的經驗積累、技術優勢和管理能力優勢的企業有望在行業競爭中將會積累更大的優勢。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率隊到晉江儲能電站調研時表示,目前全國電化學儲能規模仍然偏小,“十四五”期間國家將大力支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章建華指出,針對制約晉江儲能發展的困難問題,國家能源局以及有關主管部門將認真總結經驗,研究出臺全國性的電化學儲能政策,扶持晉江儲能正式商業運營,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表示,正組織開展新型儲能“十四五”規劃研究,明確新型儲能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指導地方科學引導本地區新型儲能的發展。
另據同日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1》預計,“十四五”期間,電化學儲能累計規模有望實現57.4%的復合增長。
多地出臺強配政策 電化學儲能潛力最大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消納問題成為制約新能源裝機增長的關鍵因素。近年來,我國新能源裝機量不斷提升,新能源發電量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也不斷提高,但因其間歇性、波動性的特點,對電網的沖擊也日益加大。
2021年以來,全國多地發布新能源配置儲能政策,與去年幾乎無省份做出強制配置要求相比,今年多地出臺新能源強制加裝儲能政策,有望極大拉動電力系統儲能需求,為行業注入成長動力。
截至目前,包括海南、湖南、新疆、陜西、貴州、山東、青海、陜西、寧夏,明確提出新能源發電配置儲能比例的地區已達九個省份,儲能配置容量多以5%、10%為下限,時長多為2小時。
與此同時,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儲能成為各國轉換能源結構的關鍵所在。由于可再生能源如光伏和風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波動性,配備儲能可以確保電網的穩定性,同時可以增加發電時長,減少棄風棄光率。
需要指出的是,儲能可劃分為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電磁儲能。其中電化學儲能以鋰離子電池為主,較抽水儲能效率更高,對外部環境條件依賴更小,較電磁儲能技術相對更為成熟,成本更低,應用范圍也更廣,是發展潛力最大的儲能技術。
開源證券分析師劉強13日報告指出,未來1-3年可以看作是全球電化學儲能市場即將高速增長的拐點之年。預計2021-2023年全球鋰電池儲能新增裝機將分別達42.58/77.32/104.50GWh,年均復合增速為56.65%。
安全事故倒逼行業規范化發展 鋰電池龍頭優勢凸顯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實現碳中和關鍵環節,儲能系統涉及電池、系統集成、熱管理等多個環節,電池質量、運行環境、管理系統等都有可能影響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因此儲能系統對企業技術和運營經驗要求較高。
就在上周,北京集美家居大紅門25MWh儲能電站起火,在消防救火過程中突然爆炸造成人員傷亡。該儲能項目是直流光伏-儲能-充電樁一體化電動汽車充電站,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儲能技術,是用戶側且在城市中心最大規模的儲能電站。
中金公司劉俊團隊19日報告指出,由于儲能市場剛剛起步,行業參與者良莠不齊。此次事故倒逼行業加大規范性和系統性,同時凸顯出儲能系統集成對項目安全的重要性,也有助于促使儲能行業更加成熟發展。
華安證券陳曉團隊18日報告同樣認為,目前儲能行業仍然處于發展前期,總體來看,國家推進“新能源+儲能”的政策基調不變,此次事故有望加速儲能行業規范化和健康發展,不會影響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從產業鏈各環節受益程度來看,開源證券劉強認為,看好國內成熟電化學儲能供應鏈相關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其中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比亞迪、派能科技,PCS龍頭陽光電源、固德威等將受益全球電化學儲能行業的高速增長。
中金公司上述報告同樣指出,考慮到系統集成的技術門檻更高、實現難度更大,具有系統集成的經驗積累、技術優勢和管理能力優勢的企業有望在行業競爭中將會積累更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