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深交所公布對上海漢興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IPO終止審核的決定,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薦機構長江證券撤回申報/保薦。
漢興能源是一家專業從事氫能產業相關技術的技術開發、咨詢設計、成套制氫裝備集成、總承包、工業氣體投資、運營為一體的綜合服務供應商,經營活動中無自行生產環節。公司申報IPO于2023年6月30日獲得受理,并在7月受到首次問詢,2024年1月19日公布了首輪問詢回復。2024年2月,深交所向漢興能源發出第二輪審核問詢函,但截至撤單,公司并未回復。公司在2024年6月29日更新了招股書申報稿。
公司前身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2020年11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目前注冊資本1.069億元。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為紀志愿、吳芳、李明偉。三人控制的公司的股份表決權比例合計為68.58%。
公司原計劃在深交所創業板向社會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3600 萬股,原計劃募集資金2.85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2.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3506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也就是說,近九成募集資金擬用于補流。
業績方面,2021年至2023年,漢興能源營業收入分別為2.96億元、3.89億元和4.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308.74萬元、6765.22萬元和7674.30萬元。
一、公司為氫能綜合服務供應商,無自行生產環節
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氫能產業(上游制氫、中游運輸、儲氫、加氫站)相關技術的技術開發、咨詢設計、成套制氫裝備集成、總承包、工業氣體投資、運營為一體的綜合服務供應商。
公司累計完成設計和制造的各種類型的成套技術裝備數量為1138 套,其中氫能行業相關業務的業績數量為 709 套。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氫氣產量為 4004 萬噸,公司經測算的已投產裝備的氫氣產能達到 572 萬噸/年,公司的業績數量眾多、技術種類齊全。公司及下屬企業上海漢興、安徽華東均為高新技術企業,且公司和上海漢興于 2022 年被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評為“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上海市‘創新型’中小企業”;安徽華東于 2023 年被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評為“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司擁有 10 項發明專利,100 項實用新型專利,41 項軟件著作權,以及相關專有技術。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如下:
公司經營活動中無自行生產環節,制氫裝備供應及專用產品銷售業務主要采用外購或外協的經營模式,由公司制定設計方案并提供專業圖紙,同時將外購或委托第三方加工生產的零部件運送至客戶指定場地并組裝。
二、最近一年扣非凈利潤、最近3年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均踩線達標
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9603萬元、38916萬元、48836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921萬元、6545萬元、7166萬元。
公司 2021-2023 年度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為 16.71%,2023 年度研發投入金額為 2443.57 萬元,2023 年度營業收入 4.88 億元,符合《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4 年修訂)》第四條“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不低于 15%,最近一年研發投入金額不低于 1000 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金額達到 3 億元”的規定。但是公司 2021-2023 年度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為 16.71%,比最低標準(15%)只高了1.71個百分點,屬于踩線達標。
公司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為《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 條“(一)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累計凈利潤不低于 1 億元,且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 6000 萬元”。但公司2023年扣非凈利潤7166.34萬元,只比上市標準6000萬元高出19.44%。
三、2023年關聯銷售2677萬元
2023年,公司分別向昆侖漢興、曲靖德方實現關聯銷售2210萬元、467萬元,合計2677萬元。這一關聯銷售占2023年銷售增量9920萬元的26.99%,為2023年營收實現同比增長做出了較大貢獻。
四、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25%,但采購金額同比下降10%,2023年底存貨同比下降21%
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5.49%,但2023年采購金額20731萬元,同比下降10.52%。其中材料設備、服務采購均同比下降。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全部由公司未完工項目的合同履約成本構成。2023年底,公司存貨賬面價值為22774.54萬元,同比下降21.80%。
五、客戶變動較大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變動較大,主要由公司的業務特點決定。制氫裝備及專用產品不屬于需要頻繁采購更換的產品,通常情況下相關產品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因此,公司對現有客戶實現再次銷售通常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由此導致每年新增客戶較多、主要客戶變動較大。報告期三年都名列前五大客戶的只有一家公司:自貢硬質合金,湊巧的是,三年都是第三大客戶。
報告期內,按同一控制下合并口徑披露的公司前五大客戶情況如下:
六、超過87%的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本次創業板IPO擬募資2.8506億元。募投用途有兩個,一是25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占募投資金的87.70%;二是3506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七、實控人之一曾因酒駕被罰
2021 年 10 月 12 日,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兼副總經理李明偉因飲酒駕車,被上海市交警總隊處以吊銷駕駛證,行政拘留十日,罰款 2,000 元的行政處罰。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李明偉已繳納罰款并依法解除行政拘留,本案件已經執行完畢。
八、關于核心技術及其創新性
公司發明專利均于 2005 年至 2012 年之前取得,獲取時間較早;公司于 2015 年至 2023 年共申請發明專利 7 項,截至目前均仍處于實質審查階段。審核中心要求公司說明公司發明專利與主要業務的匹配性;結合行業內主流技術發展趨勢、更新迭代速度等,說明公司早期獲得的發明專利是否仍具有利用價值和技術先進性,新申請的發明專利審批周期較長的原因,相關專利獲批是否存在障礙。
公司 9 名核心技術人員中,有 8 人來自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其中,董事、高級顧問王興敏薪酬 121 萬元,計入研發費用的占比由 2020 年的 45.66%上升至 2022 年的 94.34%。審核中心要求發行人說明董事、高級顧問王興敏在公司具體職責、工作內容及薪酬水平的合理性,其入職發行人的背景,與公司獲取中石化業務是否存在關聯;包括公司實控人在內的多名核心技術人員均來自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的背景情況,發行人核心技術的權屬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糾紛。